2025年7月30日,首届中国交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论坛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作为引领异质结技术创新的重要企业代表,华晟新能源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华晟行业大客户销售负责人王可以《HJT垂直光伏,引领交通能源融合新范式》为题,系统阐述了华晟在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领域的战略思考与技术实践,赢得现场嘉宾与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
本次论坛聚焦“交通+新能源”融合发展大趋势,汇聚了来自国家交通、能源及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领袖,共同探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转型、数字化运维、新能源系统建设等热点课题。论坛现场,王可指出,面对“四网”沿线土地资源紧张和交通能源融合的现实挑战,华晟所提出的“HJT垂直光伏解决方案”正为这一行业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破题路径。
当前,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之一,其绿色转型已成为“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大面积倾角光伏布局面临“落地难”、“占地多”等诸多限制,而异质结组件凭借独特的对称结构,兼具“占地少、双面发电效率高”等独特优势,成为破解交通绿色转型空间瓶颈的关键力量。
王可在演讲中表示,华晟HJT垂直光伏系统以“围栏即电站、屏障即发电”为核心理念,将高效异质结组件垂直部署于高速、轨道、服务区、站场等线性交通设施沿线,实现低占地、不遮绿以及发电高收益的三重突破。昆仑系列组件近100%双面率与量产最高可达720W的高功率输出,不仅显著提升单位面积发电效能,更借助“双峰发电曲线”与分时电价机制,精准对接早晚用电高峰,助力实现“高电价发电”最大化电能价值回报。
从德国近100MW垂直项目的成功落地,到在日本推进的垂直农光互补试点持续实现显著增益,华晟垂直光伏方案在全球多地展现出强大的系统适应性与经济优势。在国内,该方案也正加速落地应用,包括宣城蓝莓园农光互补项目、嘉峪关交通场景试点、武穴农光互补示范项目以及银川实证基地等多个典型场景,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农业、交通、城郊能源开发等复杂环境中的广泛适配能力。
凭借占地小、部署灵活、双面高效、高收益等核心优势,华晟垂直光伏正成为推动“光伏+交通+农业”等多场景融合实践的重要抓手。新疆实测数据显示,相较传统倾角系统,垂直光伏在分时电价机制下电价收益提升2.29%,为交通能源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交通+能源”的深度融合,远不止于高速与轨交。王可在发言中展望了未来“光伏+地铁”、“光伏+机场”、“光伏+港口”以及“光伏+建筑”等多样化应用场景的广阔前景。他表示,华晟将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光伏与交通基础设施的系统协同,以异质结技术高效率、低碳化、系统集成化的独特优势,为中国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