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
迈入10GW时代!华晟邀您相聚宣城共话异质结产业新未来
2023/07/17
  •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了获得更低的LCOE,以促进光伏发电的可持续发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迭代进一步加速,更为高效的N型电池进入主流舞台。这其中,发电性能、技术延展性更为优越,制造过程更为低碳的异质结在产业链配套趋于成熟、降本路径逐渐清晰、大量资本持续入局等利好的推动下,产能及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Solarzoom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异质结全球已投产产能20.51GW,到2023年底这个数字或将超过60GW。Infolink也预测,2023年异质结新增产能将达到40GW+,出货量有望实现10GW+。


尽管短期内这一数据较产业化已成熟的TOPCON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行业更为看好异质结成为下一代主流晶硅电池技术,光伏发电成为新能源绝对主力的重要抓手。中国光伏行业预测,2025-2026年,异质结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30%,2030年前,这一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为什么是异质结?“异质结是市场上转换效率最高、发电能力最强的光伏产品,是可以实现绝对平价光储的关键平台型技术。”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表示。


目前,异质结电池的最高效率是26.81%,领先TOPCON电池近1%。更为重要的是,异质结的结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底电池同钙钛矿形成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这是唯一可以实现35%+量产效率突破的晶硅电池技术路线。此外,异质结发电性能更为稳定,在温度系数、线性衰减率方面均优于TOPCON,全生命周期内将产出更多的发电量,可进一步降低LCOE,提升系统的经济收益。



一直阻碍异质结大发展的成本难题也在逐步攻克。除了通过提效以提升发电量来摊薄成本,异质结降本的主要路线还包括降低银耗、硅片减薄、应用低铟靶材、设备与工艺降本等。其中,使用贱金属的银包铜或开发电镀铜技术是主要方向。作为异质结产业化龙头,华晟新能源已在多个方向取得显著进展。从生产制造角度看,异质结电池还具备低碳制造优势,光伏制造全产业链碳排放量低20%,更加符合我国碳中和低碳制造要求。


异质结已然迈入10GW时代,如何理性看待市场发展及产能扩张节奏?异质结产业化配套有哪些技术难点?材料、设备厂商又将如何助力异质结降本增效?


在异质结产业化与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当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亟待通力解决。



7月20日下午,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晟新能源与中国民生银行、宣城开盛建投联合承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式展望研讨会暨2023年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宣城)论坛”之“异质结产业化论坛”将在宣城市开盛世纪缘国际酒店举行。本次会议将邀请企业代表、专家学者聚焦异质结与叠层电池的现状与未来,碰撞思维火花,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机遇。会上还将发起成立异质结技术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群策群力,共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共创产融结合新生态。


7月20日,让我们相聚宣城,共同解锁新光伏「异」时代!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参会。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