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7日,第十届光储创新大会在合肥隆重举行。作为光伏与储能产业的重要年度盛会,大会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众多代表,共同探讨光伏与储能融合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技术方向。华晟新能源售前技术支持总监洪炀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突破同质化瓶颈:异质结技术驱动的创新探索》,系统阐述了异质结(HJT)技术在效率、降本、应用场景及光储融合方面的前沿突破与创新实践。

洪炀在演讲中指出,当前光伏行业正从“规模竞争”迈向“技术竞争”新阶段,异质结技术凭借低碳足迹、高效率、优异的温度系数及双面发电性能,已成为引领下一代高效光伏技术的重要方向。HJT电池结合晶硅与非晶硅薄膜的优势,具备卓越的光吸收和钝化能力,在提升发电性能的同时实现工艺简化和能耗大幅降低,其制造温度仅为200℃、制程步骤仅4步,充分体现了低碳智造的可持续理念。
在技术层面,华晟通过持续优化制绒、CVD、PVD沉积、钢网印刷、0BB等关键工艺,实现了量产电池效率达到26%的重点突破,以及银耗降至5mg/W以下、硅片厚度降至100μm等重大降本进展。同时,华晟自主研发的“光转胶膜+丁基胶封装”方案,通过紫外吸收与高密封防护技术,显著增强了HJT组件的抗紫外老化能力和长期可靠性,为异质结产品的高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应用创新方面,洪炀重点分享了华晟在垂直安装光伏系统中的实践成果。面对欧洲电价市场化带来的峰谷价差扩大趋势,华晟与德国垂直系统解决方案商Next2Sun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超过200MW的垂直光伏项目。相比常规倾角安装,垂直组件的双峰发电曲线与早晚用电高峰高度契合,可提升整体发电收益。华晟基于HJT高双面率和对称结构优势,推出专为垂直安装设计的“昆仑系列”组件,实现发电性能与结构可靠性的双重优化。

此外,洪炀还分享了HJT在“垂直+”多场景中的探索,包括农业光伏、工商业围栏替代、BIPV建筑一体化及交通能源融合等创新模式。例如在云南大理高速公路垂直光伏项目中,HJT组件首年发电量较TOPCon方案提升9.53%,内部收益率(IRR)提升12.45%,展现出卓越的经济性与技术竞争力。
在光储融合方面,华晟提出以“HJT高效组件+液冷储能系统”为核心的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以河北唐山项目为例,采用HJT 725W组件与125kW/261kWh液冷储能系统,系统投资回收期仅4.73年,总投资收益率达19.59%,较TOPCon方案提升0.9%,充分体现出光储一体化方案的经济潜力与示范价值。
凭借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领域的卓越表现,华晟新能源在大会同期荣获“2025年度光伏行业最具创新电池企业”“2025年度工商业光伏品牌影响力企业”“2025年度光伏行业最具创新组件企业”三项大奖。这不仅彰显了华晟在异质结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再次印证了其以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成果。

展望未来,华晟新能源将继续以异质结技术为核心,深化光储融合、智能制造与国际化布局,推动高效、低碳、可靠的光伏解决方案在全球落地应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华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