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
华晟亮相2024全国交能融合大会,垂直赋能,助力交通绿色升级
2024/10/24
  • 打开微信扫一扫

10月10-12日,2024全国交通能源融合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交能融合,服务强国建设”为主题,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长沙理工大学、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汇集国家交通、能源主管部门领导,以及交通、能源行业院士专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等,共同探讨交能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作为异质结标杆企业,参会并分享了异质结组件垂直安装场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型应用,助力交能融合大计。


政策驱动,交能融合推动绿色转型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融合发展,将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设施统筹布局规划建设。近年来,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交能融合发展,先后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光伏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沿线交通领域的应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交能融合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凸显,推动可持续交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交通运输行业在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高达17%,然而,在交通运输用能结构中,电力占比仅不到5%,绿电使用率更是低于2%,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交通运输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空间广阔,两者以节能为共同目标,不仅可以优化能源结构,还能有效减少交通的碳排放,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

技术创新,垂直安装赋能交通赛道

在“交通+光伏创新发展论坛”上,华晟智慧能源中心总经理王可发表了题为《异质结组件垂直安装场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型应用》的演讲,详细介绍了异质结高双面率垂直组件在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背景及安装场景,深入剖析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王可引用了安徽宣城、海南海口、甘肃金塔、新疆乌什等多个垂直应用场景电站解决方案,通过控制安装角度、安装朝向、分时电价等影响因素,详细对比了HJT、TOPCon、PERC三种主流N型组件在不同条件下的发电表现。

异质结光伏电池具有完美对称的双面结构特性,结合特殊的边框设计和双面微晶工艺,经TÜV南德测试,华晟N型210电池片平均双面率可达95%。由国检CTC出具的海口实证电站报告显示,在同样的垂直安装条件下, HJT的单位千瓦发电量比PERC和TOPCon分别高出24.84%和15.51%。在甘肃金塔项目中,HJT 720组件比同尺寸的TOPCon 700组件转换效率高0.64%,占地面积节省15亩,BOS降低2.08分/W,节省约2.45%。同时,在该项目中,HJT组件首年发电小时数比TOPCon高出15.6% ,LCOE降低16.38%,电站收益率IRR提升2.38%。

王可总结道,异质结及异质结叠钙钛矿技术是未来国际能源技术争夺的主战场。在垂直安装场景下,异质结组件相比TOPCon组件的发电量可高出7%~13% ,相较于PERC组件可高出12%~20%;在高反射率的地表环境下(如中东沙漠),95%高双面率异质结组件相比80%双面率的组件发电量可高出1.5%。

超高双面率与垂直安装方式的结合,使HJT组件在交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光伏护栏等场景中,高双面率钢边框组件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输出高效、稳定、经济的绿色能源,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环境噪音,为光伏技术在交通、能源融合应用方面拓展了更多可能性。

除交通运输场景外,HJT垂直组件在农业、建筑等领域也极具竞争力。在位于德国梅尔齐希的5.2MW农光互补项目中,华晟异质结组件采用90°倾角垂直安装,完美适配德国Next2Sun支架系统。这种垂直光伏+农业的新型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早晚双峰发电,在提升发电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华晟积极响应国家对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的号召,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持续发挥异质结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华晟将继续推动对交能融合新路径的探索,协同异质结光伏产业上下游伙伴,提升路域清洁能源的开发价值,为加速构建新型交通能源体系、建设绿色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