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动减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在周期波动、机遇并存的产业格局下,光伏作为最具经济性的能源形式,短期的市场波动并不会影响全球光伏市场的向上趋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功率、高效率的组件产品已成行业大势,技术进步、成本优势将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当地时间12月13日-14日,由国际权威行业媒体TaiyangNews主办的“High Efficiency Solar Technologies Virtual Conference”如期举行。华晟新能源欧洲商务发展总监Christian Comes受邀出席这一年度技术盛会,围绕异质结组件性能优势,探讨了组件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技术迭代是光伏行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Christian表示,华晟目前已导入HJT 3.0电池技术,电池效率不断攀升;在硅片环节,华晟已实现120μm的量产应用,不久的将来将低至90μm,进一步提高硅棒利用率。在N型技术迭代的关键期,华晟一方面坚持大版型、高功率路线;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响应行业黄金尺寸标准,推出珠峰系列G12R组件。该系列基于N型182mm*105mm电池,采用双面微晶、半棒切割、SMBB工艺,并结合小倒角设计,可灵活应用于地面电站、工商业、户用屋顶项目中。
在阐述组件效率、发电性能、可承担力“三角模型”时,Christian认为,异质结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组件发电性能均超过TOPCon,在“三角模型”中的表现要远远高于后者。他进一步解释,凭借高功率、高效率、高双面率、低功率衰减等优势,华晟HJT组件的发电性能相比市面同版型技术组件表现优异。
此外,经TÜV莱茵认证,华晟G10-144版型高效异质结产品的碳足迹为366.12g/W,是国内光伏组件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最低的碳足迹数据。得益于异质结电池低温工艺、极简制程以及高电池效率等属性,异质结组件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具有显著优势。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加上复合材料边框的升级,未来华晟异质结组件碳足迹可降低至300g/W以下。
作为全球领先的异质结垂直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华晟在提效道路上不断探索,目前210mm电池冠军量产效率已达26.2%。此次线上论坛吸引众多异质结技术爱好者前来观看留言。Christian表示,随着各项先进技术持续导入,未来异质结技术将步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