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

异质伴同行,鑫动760 | 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760W+俱乐部第十三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

2025/07/04
  • 打开微信扫一扫

6月26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三次圆桌会议在江苏江阴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轮值主席单位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材浚鑫”或“公司”)牵头主办。安徽华晟新能源、广东明阳光伏、广东泉为科技、国电投新能源、国晟世安科技、金刚光伏、江苏光势能、琏升光伏科技、上海恒羲光伏、中建材浚鑫、浙江润海新能源、珠海鸿钧新能源(以上按中文首字母排序)等十二家俱乐部成员单位共聚一堂,并特邀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壹纳光电材料有限公司、SOLARZOOM光储亿家共襄盛举。



会议以“异质伴同行 鑫动760”为主题,聚焦异质结的未来发展,重点探讨突破提效降本的关键路径,深化协同机制,构筑开放共赢生态,以技术自律筑基结构升级,共拓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林首先发表致辞。他表示:值此加入760W+俱乐部一周年之际,非常高兴与各位同仁相聚江阴。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推进加速,光伏产业既肩负重大使命,也面临产能压力、市场波动等挑战。破局之道在于创新,尤其是异质结技术将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倡议各方加强产业链协同、构建开放共赢生态、提升产业自律、突破提效瓶颈,共同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中建材浚鑫副总经理孙涛作为本次会议主持人,依次介绍了参会的俱乐部成员各单位领导及特邀嘉宾。 
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CTO)郭万武博士发表《赋能异质结:关键性能及技术探讨》主题报告,系统展示公司在异质结(HJT)技术领域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创新成果。目前,中建材浚鑫HJT电池量产线已实现平均转换效率26.3%,最高效率突破26.5%,同时保持99%以上的良品率,稳定运行。
报告中,他围绕电池核心性能、转光膜封装技术创新及场景化应用实证三大维度,对异质结技术进行深度剖析。尤其对于异质结产品的特有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展示了硅基薄膜沉积技术以及后处理技术与终端性能的相关性。通过技术参数解析与工艺优化路径探讨,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产线管控方案,提升产品可靠性。同时基于企业实践,对异质结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路径提出前瞻性战略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披露了最新行业数据:截至2025年6月,HJT俱乐部企业在人力成本控制及水、电、气等能耗管理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大幅下降。这一成果充分彰显了异质结产业在规模化扩张与技术迭代驱动下的降本增效能力。
他在报告结尾倡议,行业应强化技术共享与资源整合,通过协同创新加速异质结技术迈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强市场竞争力的新阶段,共同推动光伏产业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胡晓阳发表了题为《多场景典型气候户外实证助力异质结光伏组件发展》的专题报告。他结合国检集团在海南、漠河及新成立的吐鲁番实证基地的长期监测数据,系统展示了异质结组件在高温高湿强紫外、极寒、干热沙尘等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能表现,为异质结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要实现异质结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不仅需要终端性能的实证验证,更离不开上游核心材料的技术突破。长沙壹纳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明飞在题为《HJT电池背面专用TCO靶实践》的演讲中,深入解析了TCO靶材在异质结电池中的关键作用——“光进得去,电出得来”,并从材料学与半导体物理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其背后的功能机理,为靶材及镀膜工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指导。 
在异质结产业化进程中,金属化环节的成本优化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银价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安徽华晟新能源战略规划高级经理杨骕博士在其报告《从银价创新高看HJT的贱金属化优势》中指出,近期银价持续创新高并接近历史峰值,光伏电池中的浆料成本在电池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以铜代银实现浆料环节的降本已成为行业主要的应对方向。他强调,异质结技术对铜在浆料中的应用具备天然优势。华晟新能源最新的进展显示,15%的银含铜浆已实现批量化生产能力,10%的银包铜浆也初步实现量产潜力,经多次验证,电池组件综合功率均表现出正增益。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成本,为异质结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材料设备端探讨提效降本路径
中建材浚鑫副总经理郭万武详细阐述了企业在异质结电池降本增效领域的实战经验与创新实践。公司积极推进大尺寸硅片规模化应用、高迁移率靶材的引入。同时,探索低铟/无铟靶材替代方案。在金属化方面,公司已导入低银含浆料体系,并配合全开口网印工艺,实现了金属化成本的显著下降。

他在会上呼吁俱乐部成员单位,围绕核心材料与工艺开展深度交流,共同攻克技术瓶颈,建立联合研发机制,通过联合测试与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携手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异质结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晟供应链负责人许越指出,应重视从商务角度推动整体成本优化。他建议,可通过供应链协同与集采策略,实现电池关键材料的成本下降。尤其是在银浆等高价值环节,因为低银含成功导入,加工费已经超过银的原材料费,目前加工费降幅有限。借助行业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有望获取更具竞争力的供应条件,从而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



国电投新能源CTO王伟指出,当前银浆含量已降至10%甚至更低,但银包铜技术其本质上仍属过渡路线。未来,铜浆在局部或全面替代银浆方面更具市场潜力。在当前光伏产业面临诸多考验的背景下,要坚持“不忘初心”,协同创新、共谋发展。
SOLARZOOM光储亿家创始人,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俱乐部常务秘书长刘昶强调,政策已明确将2025年6月1日设为存量与增量项目的分界线,需要向市场和投资机构清晰传达:异质结技术作为当前最具潜力的技术方向,值得业界集中精力投入。同时,当下不仅是探讨某一技术路径的关键时刻,更是整个行业面临转型挑战、寻求突破的重要时期。
江苏光势能副总经理王继磊表示,应该充分发掘并发挥异质结技术的优势,比如在金属化方面,应积极推进10%银含铜浆的应用落地,形成真正的成本与性能优势,以及异质结出色的双面性使其在地面电站应用中具备显著优势等等。此外,结合今天的实证数据和华晟正在推广的垂直组件模式,异质结在多样化场景中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国晟世安科技CTO兼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闻斌强调,异质结电池提效需关注技术经济性:当前光致烧结、背抛等技术虽具潜力,但受限于高昂设备投入,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相较而言,采用边缘优化技术结合载板更换方案,既能实现显著效率提升,又具备优异的成本可控性,是现阶段更优的产业化路径。他还建议行业将创新视角延伸至组件端,指出通过材料体系优化与关键设备迭代升级,可充分释放组件层面的效率潜力,为光伏产业降本增效提供新突破口。


异质结电池0BB图形设计统一化探讨
当前,0BB网版图形的设计主要取决于组件端不同的焊接工艺路线,导致0BB网版图形存在较大多样性。若要实现图形统一,前提是统一组件互联的工艺路线,但目前来看仍面临较大难度。
安徽华晟新能源副总裁李鹏凯表示,针对0BB图形设计问题,目前仍以订单为导向,在订单驱动下,通过组件与电池的代工协作,逐步探索并形成最优解决方案。他指出,成员单位各自具备资金、产能等优势,未来希望进一步整合制造与工程能力,以订单为牵引,打通各方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异质结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与市场突破。



异质结测试标准统一化
中建材浚鑫副总经理郭万武指出,当前各家企业的异质结产品在客户端表现看,有共性的优势,也有个性的差异。回到电池环节,产线管控也各家不同,如UV、暗衰、热衰、醋酸等各方面的管控标准也不尽相同。他建议,俱乐部成员企业要重视管控机制,实现异质结技术的标准化生产。此外,早期异质结组件功率标准统一性较差,随着测试标准的不断完善,希望业界能对出货功率有统一的认识。
浙江润海新能源研发总监连维飞表示,针对产品紫外衰减改善,目前润海采用的下一代光转膜方案可有效改善紫外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紫外衰减可控制在1.5%以内,未来将加快规模化应用。他非常希望更多企业参与互相对标,在组件功率和产品品质提升方面相互合作,协同发展。
珠海鸿钧新能源副总裁侯洪涛表示,我们非常认可建立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电池端亟需建立相应的标准,以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品牌价值,并为后续规模化应用打下基础。只有通过标准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质量可控、技术可比和市场互认,推动异质结技术健康有序发展。
中建材浚鑫总经理王海林在会议最后表示,光伏产业虽面临阶段性困境,但其作为国家能源转型核心支撑的战略地位不会改变,未来三到五年,高效、低碳、可持续的技术路线将成为主流。面对投资端、应用端日益理性的判断标准,异质结必须从“技术先进性”、“质量可靠性”、“服务延伸性”三个维度全面提升竞争力。他呼吁俱乐部成员加强合作、互信互认,不仅要做好产品,更要讲好中国光伏创新发展的异质结故事。

在行业面临挑战的时刻,真正的破局之道不是退缩,而是坚守初心、彼此陪伴、共克时艰;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更要注重合作共赢,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创未来。“异质伴同行”,既是对异质结技术未来的坚定看好,也是对中国光伏人团结奋进精神的深情礼赞。它象征着一条由创新驱动、由合作赋能、由责任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条路或许不平坦,但只要我们心怀信念、携手前行,终将迎来属于异质结的时代曙光。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