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主流
电池平台技术
电池平台技术


异质结电池结合了晶体硅和非晶硅薄膜技术的优点,具有优异的光吸收和钝化效果,在效率和性能上均优于PERC技术,是当前太阳能行业提高转换率和功率输出到最高水平的电池技术之一,也代表着新一代电池平台技术的发展方向。

华晟HJT

异质结技术潜力



异质结优势
-
更高转换效率HJT太阳能电池采用非晶硅(a-Si)薄膜作为钝化材料,可有效降低硅片边缘的载流子复合损失。该技术将开路电压提升至750mv,使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6%。
-
更高发电增益HJT电池采用不形成硼氧(B-O)复合体的N型硅基材料,具备卓越的抗光致衰减(LID)性能,确保组件长期稳定输出。同时,其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层可有效抑制电荷积聚,降低电势诱导衰减(PID)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池可靠性。优异的温度系数使组件在高温环境下依然保持出色的发电表现。此外,HJT电池天然具备双面发电结构,显著增强组件背面的光电转换能力,全面提升整体发电收益。
-
更低衰减率异质结电池由N型硅片制成,从结构上造就更低的光致衰减(LID)和卓越的抗PID性能,也意味着极低的发电损失。
-
更优弱光效应HJT技术融合了非晶硅薄膜电池的优势,可实现更优异的弱光发电性能。此外,华晟HJT 0BB技术采用低遮挡金属化工艺,进一步提升了弱光环境下的能量产出。
-
硅片薄片化的应用HJT太阳能电池可采用90微米甚至更薄的硅片生产,同时保持电池结构的机械可靠性。该技术还可与无主栅(0BB)或叠瓦组件等先进互联工艺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转换效率。
-
更低的碳足迹:异质结电池的高效转换率与低温制造工艺,以及硅片薄片化应用等特点可降低原材料硅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有效降低碳排放。2023年,华晟异质结组件经TÜV莱茵认证,碳足迹低至366g CO₂ eq/W。